沪自贸区仲裁提速
5月4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关于适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规则〉仲裁案件司法审查和执行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为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规则》提供及时的司法保障。
作为指定管辖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所仲裁案件的司法审查单位,上海二中院此次出台的《意见》共二十条,涉及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立案、司法审查、执行等方面。
据了解,《意见》从鼓励创新及支持保障自贸区先行先试的角度出发,实现了对《自贸区仲裁规则》中制度创新的及时、高效的司法对接,在鼓励涉自贸区法律制度创新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上海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刘华认为,这是上海司法机关和仲裁机构具有首创意义的制度创新,将对自贸区的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上海市二中院院长王信芳介绍,《意见》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包括成立专项审判组织,提供专业权威的司法服务;完善内部工作流程,打造高效便捷的诉讼环境和对接仲裁程序创新,发挥支持监督的职能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对自贸区仲裁案件司法审查和执行,在法律规定时效要求的基础上实现了“全面提速”与“加大力度”。比如,在小额争议仲裁案件的立案方面,凡是当事人对仲裁庭适用小额争议程序作出的裁决提出立案申请的,做到当日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当日立案。
刘华认为,《意见》体现了高效的司法理念,规定的案件处理时限都短于法定的时限要求,也表明了法官的“自我加压”和“主动提速”。
上海市人大法工委主任丁伟则认为,自贸区建设正在向纵深推进,自贸区法制建设处于攻坚阶段,对司法服务保障的需求更为迫切。自贸区的先行先试和法制环境的完善都离不开法院,上海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也需要法院的有力支持。
丁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意见的出台,确保法院对仲裁既是制度保障,又是依法监督。建设法制环境规范的自贸试验区也包括司法保障和仲裁,上海自贸区出台的仲裁规则是开放性的,《意见》有利于上海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司法对于仲裁的监督,对于上海自贸区的建设能够起到引领作用。
此外,丁伟还透露,上海自贸区条例由于要在八月底实施,他认为条例将在六月底七月初进行表决,条例在审议的时间上可能要适当延迟。有可能在其间专门安排一次常委会审议自贸区条例,一共三审,让委员有更多机会发表意见。“六月底可能加开一次,七月初表决。”丁伟说。
我要评论: | |
内 容: | (内容最多500个汉字,1000个字符) |
验证码: | 看不清?! |
推荐服务
同类文章排行
- 商品预归类建议书需要怎么准备
- 退运退港报关服务范围
- 代理进出口和代理报关的区别
- 进口食品报关流程是怎样的?
- 客带货报关需要哪些流程及单证资料
- 化妆品进口清关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 私人物品如何进口报关?需要注意什么?
- 国际搬家服务指南
- 加工贸易手册备案办理服务流程
- 邮政快递报关:让你的包裹轻松通关
最新资讯文章
- 快来看看国际空运知识的汇总
- 海运拼箱代理是如何操作的?
- 海关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指南
- 国际货运代理服务解读
- 常见原产地证书知多少(下)
- 厦门海关紧锣密鼓备战双十一邮快件高峰
- 上周五的国务院政策吹风会,还有这些重要信息不可错过!
- 南非政商代表走进杨浦 走近欧坚集团共谋务实合作新契机
- 2021年1月1日起,进口报关代理监管证件减至41种
- 货代以代理人的名义完成受托事项
您的浏览历史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