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能同步体验全球最新款的化妆品,这得益于今年3月1日在浦东新区试点实施的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进口“审批改备案”改革。欣海报关-进口备案
外高桥保税区4号门附近,在厚重的码头与仓库之间,一个四面装有落地玻璃的上海外高桥国际化妆品展示交易中心体验馆上月正式开馆。馆内,白色主调的各个展示区间装点着绿植,占地2300平方米的体验馆就像一个化妆品的“大世界”,来自全球各地的2000多种进口化妆品牌在此争奇斗艳。
体验馆中央有一面“非特”备案展示墙,上面摆放着刚刚经过备案的上百种非特殊用途进口化妆品。每个化妆品背后都有一张备案电子信息凭证,用手机扫描这张“出生纸”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产品详细的备案编号、备案日期、生产企业、国家及其境内责任人等信息。“这个来自美国的NARS彩妆品牌,此前在国内没有销售,最近由资生堂进口到了国内。”工作人员指着一支黑色包装的NARS缎彩润泽口红告诉记者,过去进口这样一支口红需要3到5个月的审批时间,如今5个工作日就可完成备案,进入中国市场。
化妆品OEM厂家表示,在中国,进口化妆品分为特殊用途化妆品和非特殊用途化妆品,除了具有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美白)、防晒等9类特殊功效的化妆品以外,都属于非特殊类化妆品,占据化妆品市场90%以上的份额。过去,由于进口化妆品审批事权在国家食药监总局,企业每进口一种新化妆品,都要到北京提交材料、接受专家审评。“过去为了进口一支口红,常要带着一箱子的产品资料、企业资料和样品,送到北京审批。”陈先生在上海从事了8年进口化妆品代理,他的拉杆箱就常年跟着他,在北京与上海之间来来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