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互联网+”……看湛江海关税收征管体系
风险管理、“互联网+”……看湛江海关税收征管体系
2017年7月1日,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正式实施。而税收征管方式改革则是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中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 就在承接全国通关一体化税收征管改革对接任务的过程中,湛江海关结合关区税收征管工作实际,以税收风险管理为抓手,企业通关便利为原则,海关业务标准化顺畅运行为保障,采取“优卡口、立规则、设监控、建配套”的措施,初步建立起税收征管“快车道”规范运行管理体系。通过风险管理,实现“快车快行,慢车慢行”欣海报关-进口报关代理
优卡口
自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税收征管中心运行以来,湛江海关通过关区进出口报关单风险数据筛查、现场及企业专项商品调研、企业资信分析、定期与现场开展税收风险业务研讨等手段,立足关区商品实际,多层次、多角度开展重点税收风险分析。
一方面,通过后台监控H2010动仓数据库,从数据上分析提炼重点商品和每月通关数据中隐藏的风险点,提出税收风险预警并提出关区税收风险的参数、指令及模型等建议。
2017年3月份起,湛江海关对2016年下半年共13988条通关数据开展了归类风险排查,纠正归类差错15项,预定式布控1条。
另一方面,部门联动、综合研判。关税部门联合企管、稽查部门,按照“由企及物”的要求,对碰现有各业务系统中的企业资信记录数据,优化税收征管“快车道”卡口的甄别能力,确保低风险诚信合规企业的进出口货物真正驶入“快车道”,享受改革所带来的通关便利红利。
截至2017年1季度,湛江关区的高级认证企业查验率为0.5%;一般认证企业查验率1.28%,远低于关区2.74%的平均查验率。同时,关区进口平均通关时间26.85小时,同比节约11.48小时,较2016年全年压缩2.2小时,出口平均通关时间为1.28小时,同比节约0.5小时。
立规则
通过建立制度及现场验估标准化作业,确保“快车道”运行顺畅。
按照海关总署改革规定动作的相关要求,关税部门及时制定了《湛江海关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验估操作细则(试行)》,对验估及相关操作的岗位职责、岗位间的联系配合、具体通关作业流程等都予以细化和明确;积极协助现场验估部门解决系统操作、税收征管要素审核、企业答疑等各类问题,有效保证了企业进出口货物在海关税收征管“快车道”上顺畅运行。
同时,针对现场验估人员在执行总署税收征管中心验估指令过程中遇到的作业程序和作业规范问题,以验估作业过程及验估具体要求作为切入点,创新性设计出《湛江海关验估作业表》,涵盖了“验估指令”“验估类型”“验估作业”“验估结论”等几部分,并以标准化选项与作业提示相结合的作业方式,为现场验估人员提供规范性指引,有效避免了执行指令不到位、不规范而影响企业通关效率的情况。
设监控
通过“互联网+”创新关税职能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快车道”通得快、管得住。
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对直属海关职能部门指导现场高效通关,以及有效掌控关区业务运行和执法风险情况等都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为此,湛江海关主动靠前思考,转变传统的管理思路,向“互联网+”要效能、要质量。
一方面,顺应税收征管方式改革后异地企业报关增多的新形势,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广应用“远程价格磋商系统”,有效贯彻了中央“放管服”的改革部署。通过系统的多方视频通话、资料平台互享等功能,既避免了企业磋商两地奔波、耗时耗力,又缩短了海关审价环节时间,提高通关效率,让改革精准对接企业所需、基层所盼。
到目前为止,湛江海关已借助该系统对石油原油、冻虾等商品开展了价格磋商,磋商时间较原来的传统磋商模式压缩了1/3,指导企业补缴税款507.37万元。
另一方面,自主开发《湛江海关验估操作及监控分析系统》,现场验估岗位人员通过系统发起验估作业并录入反馈结果,实现了验估作业全过程执法“进系统,留痕迹”;同时,职能部门可以通过系统调阅现场验估的过程记录,开展职能监控及验估有效性评估,使验估作业全过程“可追溯,可监督”。 自系统开发建成以来,现场验估关员通过系统作业执行总署验估指令28条,平均验估作业时间小于24小时,验估过程及验估结果均进入了系统监控,验估的规范性、时效性都得到了保证。可以说,职能监督管理“互联网+”体系的建立,有效实现了现场执法的透明化,规范了海关执法的自由裁量权,维护了进出口企业在“快车道”运行的合法权益。
建配套
通过业务基础建设及配套业务的推广应用,为“快车道”提供必要运行保障。
一是对接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使税收征管“快车道”真正快起来,需要专业化的验估队伍和人员为保障。因此,湛江海关认真做好岗位人员配置,结合税收征管要素风险防控的需要和验估作业的规范性、时效性要求,为关区业务现场配置现场验估岗位专业人员52名,综合业务岗位专业人员47名,第一时间打通税管中心指令执行全链条,确保税收征管中心指令到岗到人。
同时,积极做好验估人才培养工作,切实提高岗位履职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关税专家及关税技术小组作用,组织开展多次验估技能培训,并打造了“启航工作室”精品课程,为关区对接改革提供智力保障。
二是用好“多元化担保”“企业自报、自缴税款”“汇总征税制度”“税费电子支付”等便利组合,为“快车道”增速提供动力保障。对内加强培训,推动现场关员全方位掌握各项便利措施的业务办理流程和操作技能;对外,针对关区企业特点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便利措施组合方案,增强对重点企业的精准扶持,加强政策宣讲,使企业深入浅出了解海关税收征管便利措施的实惠,积极主动参与到海关的各项改革之中。
我要评论: | |
内 容: | (内容最多500个汉字,1000个字符) |
验证码: | 看不清?! |
推荐服务
同类文章排行
- 商品预归类建议书需要怎么准备
- 退运退港报关服务范围
- 代理进出口和代理报关的区别
- 进口食品报关流程是怎样的?
- 客带货报关需要哪些流程及单证资料
- 化妆品进口清关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 私人物品如何进口报关?需要注意什么?
- 国际搬家服务指南
- 加工贸易手册备案办理服务流程
- 邮政快递报关:让你的包裹轻松通关
最新资讯文章
- 海关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指南
- 关于水果进口报关的小知识
- 检验检疫部门:进口葡萄酒质量安全隐患亟需关注
- 科普:世界防治疟疾日
- 代理进口清关公司|货物进口为什么要找代理报关公司?
- 食用进口调味品报关及备案所需的时间
- 锦囊妙计(四十六)进口舱单管理流程介绍
- 个人物品进口报关流程知多少
- 进出口报关的流程
- 重要|关于进口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有关问题的说明
您的浏览历史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