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与非保税货物同一屋檐下,上海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突破万票
字号:T|T
文章出处:责任编辑:人气:-发表时间:2016-12-20 10:39:00
今年以来,上海自贸区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改革试点运作票数已突破1万票,对应货值近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倍和3.8倍。欣海报关-自贸区报关代理
一个仓库、一个系统、一套设备、一套人员,就可以做好所有相关业务,上海海关在上海自贸区内推广的“货物状态分类监管”业务大幅降低了企业成本。
上海海关12月19日透露,今年以来,上海自贸区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改革试点运作票数已突破1万票,对应货值近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倍和3.8倍。上海自贸区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改革启动以来,已累计完成国内货物进出区1.2万票、货值近30亿元。
“原先我们从国外进口的奶粉,一部分进入保税仓库,一部分进入区外仓库,两条渠道都要运营,都要产生成本。” 上海元初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影明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表示,过去由于客户需求和成本管理等因素,涉及进出口的供应链企业往往不可能只采用保税仓储或非保税仓储中的一种,这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部分货物以保税货物状态储存,安排国内经销;部分货物通过口岸清关送至区外暂存库,直接配送销售渠道,让企业的运营成本很难压缩。
2014年11月,上海海关正式启动“货物状态分类监管” 业务模式试点,2015年起,元初公司开始试点,取消了区外仓库,货物清关后可以存储在保税仓库内,让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在同一个屋檐下。此后,元初公司得以整合区内外仓库,有效节约了运营成本,提升了运转效能,企业利润可实现30%以上的增长。
截至目前,上海海关已完成5批次企业联合验收,货物状态分类监管业务试点企业增加至35家。据介绍,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毕竟性质不同,同在一个屋檐下,对监管构成了很大挑战。上海海关通过对试点企业软硬件的升级改造,可以实时掌控和动态核查企业货物进、出、转、存等情况,让两种状态的货物不仅“同仓”,还能“共管”,为进一步扩大试点夯实了基础。
据透露,上海海关正在完善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信息化系统专用模块,指导企业加快系统建设,并联合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建设“保税区域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便利中小微企业参与“分类监管”试点。
文章来源:视觉中国
此文关键字:货物状态分类监管 自贸区报关代理 保税区报关
我要评论: | |
内 容: | (内容最多500个汉字,1000个字符) |
验证码: | 看不清?! |
推荐服务
同类文章排行
- 商品预归类建议书需要怎么准备
- 退运退港报关服务范围
- 代理进出口和代理报关的区别
- 进口食品报关流程是怎样的?
- 客带货报关需要哪些流程及单证资料
- 化妆品进口清关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 私人物品如何进口报关?需要注意什么?
- 国际搬家服务指南
- 加工贸易手册备案办理服务流程
- 邮政快递报关:让你的包裹轻松通关
最新资讯文章
- 黄金首饰及制品如何进口?
- 危险品进口报关的注意事项
- 2016跨境电商论坛嘉宾发言摘要--杨坚争教授篇
- 抛砖引玉(十五) 火电站用烟气除尘器归类需谨慎
- 海鲜进口报关有需要哪些资料呢?
- 欣海报关助力中国勒芒LMP3原型车耐力赛赛车进出境通关仓储,实现降本增效
- 自理报关和代理报关的区别是什么?
- 旧设备进口报关技巧及注意事项
- 向海关申请主动披露有什么红利措施?
- 分享一个海淘族的进出口申报解决方案
您的浏览历史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