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专家表示,这一条例创新了政府监管模式,更加重视事后监管,有助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随着3月1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全国新注册的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企业数量不断扩容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宽进”后,如何对企业进行“严管”成为政府面临的一项新挑战。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企业的诚信问题。”他认为,如何提高企业的自我约束力,提高诚信力,不仅关系到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而且关系到消费者权益的维护等。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说:“企业信息公示制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工程,势在必行。核心在于提高政府监管效率,抓住维护市场交易安全的‘牛鼻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他表示,此前一些部门抱着审批权不放,现在实行“宽进严管”,政府职能更多体现在事中事后的监管上。同时,将企业的失信违法行为纳入公示体系,尤其是连续违法的企业,其信用体系就会有“污点”,相关部门可以对其进行重点监管,有助提高政府的监管效率。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建立反映企业基本经营状况的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并要求即时公布股东出资、股权变更等信用信息,有关部门要对公示信息进行抽查。设立经营异常企业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对不按时公示或隐瞒情况、弄虚作假的企业采取信用约束措施,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
对此,刘俊海表示,与保护债权人的其他措施相比,企业信息公示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方式,可以真正实现“让诚信企业脱颖而出、失信企业寸步难行”。这个制度一方面可以预防企业失信,倒逼企业诚实守信、慎独自律;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出现不诚信行为,其他企业就可以选择不与其开展交易,必须进行交易的,也可以索要相应的抵押、质押等担保,提高失信企业的违约成本。
会议还提出,要建立部门间互联共享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等手段提升监管水平。汪玉凯说,相关部门一方面要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构建多部门共享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对少数蓄意违规的企业及不良行为及时曝光,进行严厉处罚,真正树立监管权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工商、央行、海关等部门都拥有自己的数据库平台,但存在分散化、标准混乱、效果不佳等问题。建议以此次推进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为契机,建成一个全国统一的跨地域、跨部门、信息共享、快捷高效的公司信用信息数据库。(国家工商总局)
我要评论: | |
内 容: | (内容最多500个汉字,1000个字符) |
验证码: | 看不清?! |
推荐服务
同类文章排行
- 商品预归类建议书需要怎么准备
- 退运退港报关服务范围
- 代理进出口和代理报关的区别
- 进口食品报关流程是怎样的?
- 客带货报关需要哪些流程及单证资料
- 化妆品进口清关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 私人物品如何进口报关?需要注意什么?
- 国际搬家服务指南
- 加工贸易手册备案办理服务流程
- 邮政快递报关:让你的包裹轻松通关
最新资讯文章
- 设备租赁出口业务如何操作
- 出口医用氧气报关指南
- 上海报关行上海海关紧急出台通关保障措施确保海空港正常运
- 干货!教你如何办理退运进口
- 如何正确填报关单件数与包装?
- 必看!申报出口退税,增值税发票规范填写很重要!
- 清关公司进口废料的操作流程
- 预归类浅析:散热用“D型管”
- 平潭停止"暂时进出境的核准"审批 再推简政制度
- 从事水果进出口行业必不可少的单证
您的浏览历史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