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运陆运齐发力 河南加速全面融入“一带一路”
7月5日,21吨原产于山东莱芜的大蒜搭乘中欧班列(郑州)运往白俄罗斯,货值8.93万元人民币。为保障大蒜品质,该批大蒜装载于冷藏箱中,全程保持温控冷链运输。这是郑州海关首次监管搭载中欧班列(郑州)出口的农产品,开辟了河南省及周边省份农产品出口的新通道。欣海报关-货运代理
随着河南省“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欧班列(郑州)以其运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优势,逐渐成为河南省国际物流中陆路运输的重要方式。不仅运输频次不断加密,同时运输货物也由最初的工业品扩展到今天的农产品、艺术文化交流品,积极助推我省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由“五进五出”到“六进六出”
7月17日,郑州海关发布消息,今年上半年,郑州海关共监管中欧班列(郑州)150班,承运集装箱13340标箱(按20尺标箱折算),货运量8.68万吨,货值54.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3%、82.7%、99.08%和97.3%。出口班列连续10个月、进口连续6个月保持满载。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已实现2次“提速”:由年初的每周“四进四出”,加密至6月份的“五进五出”;7月份,开行频次再次升级,增加至每周“六进六出”。
得益于中欧班列(郑州)多节点、多口岸、多线路的运营优势,综合郑州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物流通道便利,省内外货源不断在郑州集聚,沿线国家货物陆续在郑州集散分拨,班列业务增长迅速。为助力中欧班列的发展,郑州海关积极支持班列拓展恒温箱、分层箱等特种集装箱业务,开通优先验放通道,支持加工食品、计算机、精密设备等对箱体有特殊需求的周边省市、亚欧沿线国家的商品搭载班列进出境。来自白俄罗斯的牛奶、德国啤酒等通过班列进入国内的千家万户,国内的计算机、精密设备等也通过班列走向世界各地。
服务沿线121个城市
还记得上半年在郑州市上街区举行的那场航展吗?14支全球顶尖队伍、分别来自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等11个国家共44架飞机参加了2017郑州航展表演。其中有2架表演飞机搭载中欧班列(郑州)进境,用时相比搭载海运进境飞机快了将近6周。受中欧班列速度快、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的优势,航展结束后,13架表演飞机选择了搭载班列的方式复运出境。
今年6月,第十二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在上海、天津召开,艺术节重点项目部分舞台道具及服装等物资品种较多,每个集装箱包含近300种琐碎生活道具,出于安全性考虑,参展单位同样选择搭乘中欧班列(郑州)入境。海关等部门在及时了解艺术节日程安排后,实时跟进班列回程进度,成立专门协调小组,提前沟通审核相关材料,确保货物抵达后,当天审批、当天验放、快速结关,保障艺术节顺利开展。
进口整车是另一个亮点。7月17日的发布会上,郑州海关还公布了上半年进口整车的数据。数据显示,目前通过中欧班列(郑州)进口整车类型主要有路虎、奥迪、宝马、宾利等6种。6月16日,郑州海关首次查验国内最新款进口宾利整车。据进口企业介绍,本月还将有8台保时捷搭载班列进境。上半年,郑州海关共监管进口整车223辆,同比增长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