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事实
沙门氏菌病是最常见且分布最为普遍的食源性疾病之一,每年全世界有数千万人类病例。
大部分沙门氏菌病病例为轻症,但有时也会有人死于沙门氏菌病。疾病的严重性可能取决于宿主的因素和相关沙门氏菌菌株。
199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对一系列抗菌素耐药的沙门氏菌菌株。这一问题现已成为严重公共卫生关切。
建议采取基本的食品卫生做法,如“彻底烹饪”,作为预防沙门氏菌病的措施。
概述
沙门氏菌病由沙门氏菌引起,是最常见且分布最为普遍的食源性疾病之一。据估计,每年全世界有数千万人类沙门氏菌病病例,导致数十万人死亡。对于沙门氏菌物种,迄今已发现2500余种菌株(称为“血清型”)。沙门氏菌是一种普遍存在且耐寒的细菌,可以在干燥环境下存活数周,在水中存活数月。
虽然所有沙门氏菌血清型均可导致人类疾病,有一些血清型是有具体宿主的,只能在一种或几种动物物种身上栖息。例如,都柏林沙门氏菌的宿主是牛,猪霍乱沙门氏菌的宿主是猪。当这些具体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引起人类疾病时,往往是侵袭性的,可能会危及生命。但是,大部分血清型存在多种宿主。比较典型的情况是,此类菌株会导致胃肠炎,一般情况并不复杂也不需要治疗,但幼童、老人和免疫力下降患者会出现重症。这一组主要是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这是世界大部分地方沙门氏菌病从动物向人类传播的最重要的两种血清型。
疾病
沙门氏菌病由沙门氏菌引起,通常出现急性发热、腹部疼痛、腹泻、恶心,有时呕吐。
摄入沙门氏菌之后6-72小时(通常为12-36小时)内出现疾病症状,病程为2-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