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海关总署下发2018年第50号公告,正式全面取消进出口通关单。50号公告的发布,意味着进出口通关单这一名词将彻底成为历史,自2018年6月1日起,进出口通关过程中不再需要办理进出口通关单。那么,进出口通关单到底是什么?它在进出口通关过程中曾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进出口通关单的前世今生
进出口通关单是什么?
通俗的讲,通关单就是进出口法检商品的通行证。对于法检商品,必须先有进出口通关单,海关才接受申报,商品才能够进口通关。
进出口通关单如何办理?
通关单由原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签发,以出口通关单为例,企业提交检验申请后,提供有关单证和资料,由原检验检疫部门人员确定到厂抽样时间,对实际产品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原检验检疫部门为产品出具通关单,在通关单规定时间内,该批次产品可凭通关单报关。
进出口通关单为什么取消了?
原进出境检验检疫部门划入海关后,不再需要跨部门提供凭证,进出口通关流程的简化成为改革方向,海关内部即可完成对法检商品的检验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作出修改,删除“海关凭商检机构签发的货物通关证明验放”,为进出口通关单的取消确立了法律依据;为促进贸易便利化,简化通关手续,缩短整体进出口通关时间,海关总署决定全面取消进出口通关单。
后通关单时代